失敗究竟是因為運氣差,還是有其他原因?



擁有拒絕被支配的勇氣,才能重獲自由。

是人的意識創造了現實,客觀事物並不存在。─尼爾斯.波耳Niels Bohr,丹麥物理學家
你是不是也曾經有過明明下定決心,但最後結果還是失敗的經驗?
你覺得也許是自己「運氣不好」吧!但實際上,你的人生都是按照自己寫下的劇本演出的!如果你也對現狀感到不滿,想要擁有不一樣的人生,首要之務,就是了解支配著自己的「成見」究竟是什麼,然後擺脫它。
想要改變人生,就必須由你自己來改寫劇本。
時報出版拒絕被支配的勇氣獲得自由重寫人生腳本的心理學鈴木敏昭
(圖片取自Pixabay)
人生腳本是由無數的「成見」組成的,想要扭轉人生,就要先從「成見」開始解構。──《拒絕被支配的勇氣》作者鈴木敏昭 

組成人生腳本的「成見」,支配著你的人生

你是什麼樣的個性呢?
開朗?內向?多慮?積極?
每個人都可以說出自己的個性,這其實就是一種成見,因為毫無根據。
舉例來說,覺得自己個性內向的人會說出什麼理由?
可能是「討厭跟人說話」、「喜歡待在家裡」、「很容易沮喪」等等。
但是,並沒有人要你這麼做,決定要這麼做的是你自己。因為不斷累積這樣的行為,就變成了成見,擅自把「內向」當成自己的個性。
從今天起,就從這一刻起,個性一點都不需要擔心,你可以決定自己的個性。
深入探究之後,發現根本沒有根據,那就是「成見」。
成見的定義是:沒有合理的根據,或是建立於各種錯誤的根據之上,自己沒有自覺而加以斷定、確信、以之為前提的心理行為。
「進入一流大學,在知名企業工作,就是人生勝利組」的思考模式,就是一種成見。有些人覺得這是理所當然,毫無懷疑,完全沒想過還有其他可能性。
然而,一流大學畢業,在知名企業工作的人,也可能因為人際關係的問題,一直轉職的結果,最後就放棄工作。能不能幸福,不是考上哪所大學或公司就可以決定。
「有錢就會幸福」也是一種成見。──《拒絕被支配的勇氣》作者鈴木敏昭 
成見就像沒有察覺自己已經戴上眼鏡,其實都是透過有色鏡片在看世界。

「害怕被討厭」的成見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商場上也有「站在顧客的立場」、「解讀顧客的需求」等等說法。但人的心情真的有那麼容易了解嗎?
很多時候,所謂的了解,其實是摻雜了過多的成見。
在心理學的世界,要跟患者面談好幾次,也會利用沙遊治療或墨跡測驗等等方式,來了解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即便如此,想要完全清楚還是有難度。
人的心情,並不是那麼容易明白。
要站在別人的立場,去了解對方的心情非常困難;但是對於別人表現出來的負面情緒,我們卻能馬上察覺。
看到主管一臉不悅,就推測:「是不是我做了什麼惹他生氣?」然後離得遠遠的。
如果打招呼對方沒有回應,就以為:「他是不是討厭我?」
這就是一種「認知扭曲」。
從對方些微的動作或隻字片語中,妄自判斷他人的心理狀態,認為「他一定是這樣想」。我們很容易會朝不好的方向去想,必須要注意。
「我不好,你好」的人容易陷入這種思考模式,因為缺乏自信,對於他人的價值觀和評價非常敏感。
即使感受到他人的敵意或惡意,但是否真有其事,並不是那麼容易分辨。即便真的有,可能也不需要在意。

〈摘文選自〉

時報文化拒絕被支配的勇氣獲得自由重寫人生腳本的心理學鈴木敏昭
《拒絕被支配的勇氣──獲得自由,重寫人生腳本的心理學》

最多瀏覽

胃氣很重要,一起來喝粥養生吧

為什麼要讀書?引導孩子找到讀書的理由

一樓分到的比樓上還少?你不得不知的都更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