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消費者的注意力 錢就隨你賺啦!



注意力已經變成21世紀的原油!

網路旅行社沒花錢蓋飯店、沒請人經營飯店,到底憑什麼可以從客戶的交易流程中,從飯店拿走高達20%到30%的佣金?
螢幕陷阱──行為經濟學家揭開筆電、平板、手機上的消費衝動與商業機會》一書作者從資訊流的角度給了這樣的答案:在消費者越來越無法應付龐大資訊流的壓力下,能讓客人注意力停留越久的,在訂價上就越有發號施令的絕對地位。換句話說,能把消費者的注意力牽著走,你就是贏家!

螢幕陷阱──行為經濟學家揭開筆電、平板、手機上的消費衝動與商業機會
資訊爆炸時代,能提供消費者從龐大資訊中找到最佳選擇,就是獲利機會。(圖取自Pixabay)

這確實違背了不少「傳統概念」;那些網路旅行社,既沒有投資大筆鈔票在買土地、蓋飯店,也「不必換床單、不必為游泳池加熱,也不必照顧飯店裡頭的小酒吧,不用付貸款,也不必花錢請服務生,」為什麼能從飯店手中拿走原本該屬於飯店1/4的收入。飯店自己明明也有網站可以訂房,又何必為了一樣的服務付給訂房網站這麼多的佣金呢?
消費者眼球所盯著的載具螢幕和他的心智螢幕存有落差。
服務價值若能消弭這個落差,消費者自然就會心甘情願買單。這個落差的形成原因就是在龐大資訊流中,消費者根本無法吸收消化,他眼睛所見跟心中所想有落差;網路旅行社就是看準這個機會,只要剷除這個落差,讓消費者可以在網路上進行思考、做出更好的選擇,消費者願意買單,他就可以抽取看似荒謬的超高佣金。這正是網路旅行社的獲利模式。

作者說,在網路時代之前,資訊難尋,所以有了旅行社存在的空間。現在資訊多到快要淹死人,讓人看得頭暈腦脹,有時反而會讓人不禁懷念起過去依賴旅行社業務的美好時光。能抓住你的注意力,比實際提供房間讓你過夜更有價值。
在資訊爆炸時代中,資訊再多都沒有意義,能切中消費者心智螢幕才是重點。
作者提到,「我們以前獲得的資訊量,就像是漏水的水管,滴滴答答的,因為流量實在是太小,大家都非常渴望。也因此,光是一點點資訊就能獲得許多關注。」後來,電腦改變了這一切,「如果把美國郵政一年運送的信件內容全部加起來,資訊量大約等於五千兆位元組。但是這種程度的資訊量,Google搜尋引擎只要一個下午就搞定。」(根據IBM的資訊學家最近估算,全世界所有的資訊,90%是在過去兩年內產生。)
人際互動上也是一樣。根據馬汀.席伯特(Martin Hilbert)的研究指出,我們每天的雙向溝通資訊量,包括打電話、電子郵件和各種簡訊,在1986年大概等於兩「張」報紙,但是到了2010年,已經是二十「份」報紙。這就好比廚房的水龍頭換成了消防隊的高壓水龍,每天都有海量資訊洶湧而至,人根本負荷不了。
我們可以處理多少資訊,受限的不是螢幕可以容納多少;一部顯示器呈現的資訊量都遠超過人類的接收能力。我們的關注能力有限,同一時間只能注意到少數幾個對象。
曾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是最先注意到這個限制的學者之一。他說,「在一個資訊豐富的世界裡頭,資訊越多,就表示某些東西會越缺乏,也就是資訊所消耗掉的東西。」至於資訊會消耗掉什麼,西蒙認為「相當明顯」,那就是我們的注意力。
因為注意力這東西也不太有彈性,我們的心智一次就只能注意那麼多事情,所以資訊豐富反而造成注意力不足,讓我們在認知和思考的時候往往難以做出適切的選擇。
讓人覺得諷刺的是,在資訊時代,我們處理資訊的能力反而比以前更差,因為光是對付海量資訊就把我們的注意力耗光啦。「現在水多到把我們淹得濕透,但我們反而比以前更渴。」

〈本文節錄自〉

時報出版--螢幕陷阱──行為經濟學家揭開筆電、平板、手機上的消費衝動與商業機會
螢幕陷阱──行為經濟學家揭開筆電、平板、手機上的消費衝動與商業機會》

最多瀏覽

胃氣很重要,一起來喝粥養生吧

為什麼要讀書?引導孩子找到讀書的理由

一樓分到的比樓上還少?你不得不知的都更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