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就連買書態度都大不同!
超級富翁和你想得真的不一樣!觀念一翻轉,這就是平民與富翁之間的差別……
書店裡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書籍,請問各位到書店會買什麼樣的書呢?我們在此就以商用書籍為例,觀察各類型的人在書店中會採取何種行動?
有錢人到底都是怎麼想的呢?從這篇有趣的文章中,我們發現富豪就連買書都有不同的思考模式! |
小資族 為了打發時間順道逛書店
小資族會購買定價200元以下的商業雜誌來閱讀。進入書店後,他們首先會逛雜誌區,隨手翻閱幾本週刊或月刊,物色自己有興趣的刊物。
對小資族而言,書店只是打發時間的地方,他們幾乎不會買書,甚至很少踏入商管書籍的區域。因為他們始終認為,商用書籍很難理解。
不過也有例外的情況發生,那就是某一本商業書籍正好提到他們感興趣的時事
報導。舉例來說,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商業雜誌刊載「房屋貸款特輯」或「補習班特輯」等,題材都是與家庭和孩子有關的內容。每當這些資訊印在封面顯眼處,小資族往往會很快地就被吸引住。接著,他們會隨意翻閱雜誌,若是真感興趣的話,就順便買回家仔細翻閱。
另外,小資族有時看到商業雜誌裡若報導自己可以理解的財經內容,他們也會試著買回家讀讀看。而該族群的購書預算大約落在300元上下,一旦超過這個金額,放棄的可能性居多。
中產階級 依照價格決定是否購買
中產階級會購買定價400元以內的商業書籍。中產階級進入書店後,首先會繞到雜誌區逛逛,待先瀏覽過流行時尚、休閒等相關雜誌後,再接著走到商業雜誌專區看看。
在商業雜誌區物色幾本月刊或週刊,若看到有趣的主題就先拿在手上,大致翻閱內容後,再決定要買哪幾本。
接下來,他們會前往商用書籍專區碰碰運氣。
書店裡的商管書籍專區,通常依照「經濟」、「業務」、「投資」、「自我啟發」等主題分門別類。
此時,中產階級會採取以下行動。
假設這一天想找有關「解決問題」的書籍。
該族群首先會從書名開始找起,待找到標的物後再拿起來翻閱,看看內容是否符合需求。若很幸運地找到一本想要的書,他們會再次確認內容,之後便決定是否要買下這本書。尤其是當他們翻到封底,發現定價是400元有找,這時心裡鬆了一口氣,於是帶著這本書和商業雜誌一起到櫃台結帳。通常若是書本單價超過400元,中產階級是不會購買的,因為中產階級自己會決定購書的預算上限,一旦超過就放棄。
富豪 看到好書就購買,不錯過任何學習機會
富人會購買定價500元以上,而且還是外文翻譯的商用書。這群人人逛書店時,幾乎不會踏進商業雜誌區,因為他們大多已是部分商用雜誌的訂戶。至於沒有訂閱的雜誌,他們會在發售日當天先從報紙等廣告預覽目錄綱要,若是覺得內容有趣,就會直接去書店買回來看。一般來說,他們會花很多時間在書店裡的商業書籍專區看書,有時甚至來回逛上好幾圈才肯罷手。
每次到書店,他們不會只買1本書,或是說購買1本以上的新書才是常態。只要找到自己想要看的書,往往就會毫不猶豫地買下,因為他們知道,要是不買這本書,他們就會失去一個讓自己成長的機會。
充分了解書的「價值」,買下並細讀
深信高單價的書籍,必定有相等值的價值可供汲取。例如外文翻譯書的定價通常會比較高。原因在於出版外文翻譯書籍非常費事,為了取得出版權利,出版社必須向國外出版社取得版權,之後還要聘用專業譯者,翻譯後印製成書。這麼一來,為了反映成本,拉高價格自是不容置喙。而有錢人依此研判,即使會增加成本,出版社仍然願意發行,此舉即代表這本書的內容確實具有市場價值。
由於十分了解「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因此就算外文翻譯書的定價高於500元甚至更高,但只要覺得自己需要閱讀這本書,那麼通常想都不想地便會買下來。此外,有錢人心裡經常這麼想:「高價格不就表示買的人比較少嗎?這樣一來,這本書肯定就是再珍貴不過的情報來源,這本書搞不好就是我邁向下一個事業巔峰的契機」。
透過商業書籍獲取知識後再實踐活用,這正是富豪們能夠累積龐大財富的原因,就是比一般人想得更遠更周到,所以才會下手購買這些高單價的書籍。
<文摘要來源>
《藏在銀行VVIP室的富豪祕密:貼身觀察3000位億萬富翁後,發現的34項致富思維》博客來:http://bit.ly/2qpKf8c
誠品:http://bit.ly/2raEgXG
金石堂:http://bit.ly/2pQUvot
時報悅讀網:http://bit.ly/2rkHB3Q
readmoo:http://bit.ly/2qmj4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