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會致勝關鍵,你要懂得自創品牌、推銷自己



約會將求愛活動從家庭帶向市場。既然你有機會「選購」另一半,你也有必要推銷自己。品味於是成了約會女子自創品牌的關鍵。

「真正重要的是你喜歡什麼,而非你是什麼樣的人。」
影星約翰.庫薩克在電影《失戀排行榜》(High Fidelity)裡對著攝影機說出上面那些話。他的角色是個30幾歲的唱片行店員,他從沒想過自己會跟一個喜歡歌手史汀(Sting)近期作品勝過警察合唱團(Police)經典唱片的女人上床。2004年獨立浪漫喜劇《情歸紐澤西》(Garden State)上映的時候,男女主角鍾愛獨立樂團The Shins。等到5年後《戀夏500日》(500 Days of Summer)登場,80年代的音樂再度風行,所以熱門的是the Smiths樂團。
「女女配」部落格Autostraddle的編輯們認同庫薩克的說法。
「重點不在你是什麼樣的人,在於你喜歡什麼。」他們在2012年情人節的一篇貼文裡這麼說。「你可能得花點時間才能確定,不過,有一天你會知道是時候借她你的《美國鳥類》(Birds of America)電影DVD,然後屏息以待,看看她喜不喜歡。」她可能會「懂」,或許不會。也許你女朋友懂妳,或者不。
幾世紀以來,人們如何透過各種方式尋覓真愛?
幾世紀以來,人們如何透過各種方式尋覓真愛?

夢想找到共同品味的人

像金.卡達夏(Kim Kardashian)和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這樣的名流夫妻會公開宣稱他們懂對方。
「肯伊擁有世界一流的品味,」卡達夏前不久裝腔作勢地對Extra娛樂雜誌的記者說。
她丈夫點頭稱是,「其實只是在一天工作之後找點消遣放空自己。」
平凡的約會男女也夢想著能找到某個跟他們有共同(一流)品味的人,或者至少碰到某個不會公開吐槽的人。我曾經在火車上不經意聽到有個女孩對朋友抱怨,她曾經跟男人一夜情,隔天早上那人卻打開筆電,播放Limp Bizkit樂團的歌,雖然她對兩人之間的性事很滿意,卻絕不會把電話號碼留給對方。我聽了之後,不禁露出感同身受的哀傷笑容。
「我要我喜歡的男人喜歡我喜歡的東西。」那女孩嘆口氣說。
「喔,那個呀!」我對我朋友說起《失戀排行榜》那句台詞時,她悶哼一聲,說道,「妳很難相信有多少男人把這點列在他們的OkCupid個人檔案裡。」
過去10年來網路交友興起,使得「喜好」在求愛過程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不同網站與App各自以不同方式盤點你的喜好,但它們都會將你的品味擺在個人檔案的顯著位置,方便潛在對象查看。
Match.com要求使用者提供他們的「興趣」、「最喜歡的熱門景點」與「最喜歡的事物」。就連名流都乖乖回答。2013年美國生活風格大師瑪莎.史都華(Martha Stewart)註冊的時候,在「興趣」欄底下列舉了「烹調、外食、釣魚/打獵、園藝/庭園造景、電影/錄影節目、美術館與藝術、購物/古董、旅遊/觀光。」她說她最喜歡的熱門景點是一家叫sushi yasuda的壽司店。她最喜歡的事物是「英國影集《紙牌屋》(House of Cards)與美國影集《紙牌屋》、《國士安全》(Homeland),所有食物、交響樂、歌劇和饒舌歌。」
瑪莎的個人檔案技巧性地配置了比例恰恰好的自我揭露與閃爍其詞。任何打開她檔案的人都可能從中得知她喜歡「所有食物」。可是誰會知道她也喜歡嘻哈音樂?對於那些想要利用網路交友服務、卻又希望隱藏身分的名人,喜好或許更加重要。
一名40多歲嫵媚動人的成功專業人士在紐約市使用多個App交友,她告訴我,有個人透過OkCupid跟她聯繫,那人對書籍類型的偏好跟她一樣。對方的個人檔案沒有提供照片,她問他為什麼,他請她相信他有「非常充分的理由」。他們開始互通訊息,討論非小說歷史書籍,幾星期後他要求跟她見面。她去了約定的咖啡館,做了最壞的打算。卻發現跟她通訊聊天的原來是喜劇演員雷克.莫倫尼(Rick Moranis)!
幾乎所有交友網站都要求使用者提供自身喜好的相關訊息。其中有幾十個特別網站更進一步,宣稱要幫你找到iTune裡存有類似檔案、或會因為同一類型笑話發笑的人。如果你是那種會因為Instagram內容心生愛慕的人,也有專門的App應付你的需求。它叫Glimpse,它只要求使用者輸入最基本的資料:年齡、性別與性傾向。它要你從你的Instagram個人檔案選擇一組照片,而後開始瀏覽其他使用者的照片,不需要任何其他身分辨識資訊。
「你喜歡什麼東西就代表你是什麼樣的人」,這句話的最佳註解是:某些人拍攝的早午餐菜色和浴室自拍照,可以透露所有你需要知道的資訊。它要傳達的是:選擇濾鏡與撰寫標題之類的美學考量,或許比你自己的文字敘述更能捕捉你的性格,再者,即使那些最微不足道的美感抉擇,最終都可能決定誰會喜歡你。
對書籍和樂團的喜好並非自古以來就左右我們的求愛行為。猴子不會讚嘆牠的配偶跟他喜歡同一類型的香蕉。亞當並沒有悄悄走到夏娃身邊,倒滿她的塑膠杯,問她是不是也喜歡龐克樂團Husker Du。
對某種消費性商品的喜好竟能預測兩個人之間的愛情是否合拍,在人類歷史長河的大多數時段裡,這種事根本一點道理都沒有。一來,過去沒有那麼多可有可無的商品可供選擇。引領求愛行為的準則為數少得多:家庭、宗教、背景、社會階級。如今喜好變得這麼重要,在當時可說聞所未聞。

約會市場越來越社會化

到了18世紀晚期,這些現象開始轉變。短短20年內,美國與法國發生了革命,拉丁美洲的反殖民革命繼之而起,加上工業化的萌芽,這些動盪創造了新興的中產階級。當他們掌握權力,就將過去王子們獨享的高雅文化據為己有。在巴黎將路易十六斬首的革命者做出象徵性舉動:掠奪皇室珍藏的藝術品,把皇宮羅浮宮變成公共美術館。
正是在那種時代環境下,哲學家與藝文評論家開始大篇幅討論他們所謂的gusto、gout、Geschmack ,亦即「品味」。理論家康德之類的人士宣稱,人類的品味既客觀又合理。雖說某個人對某件物品的反應,取決於該項物品令他或她個人產生的愉悅或嫌惡感而定,但康德認為,這種評斷「普遍為真」。也就是說,這個道理對任何人、對每個人都說得通。回顧過往,對品味的執著似乎有勢利眼之嫌,是一種以社會階級區分人們的工具。品味是政治勢力漸漸式微的貴族用來確保自身高等文化資產的手段。隨著十九世紀往前推進,抨擊暴發戶新貴的低劣品味成了第一代中產階級堅守陣地的方法之一。
「品味區隔階級,它也區隔各種劃分指標。」法國社會學家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這麼說。有關階級的訊息在約會市場上依然有其作用。
在一個我們大多數人不再依靠家人在所屬的社會階級裡挑選伴侶、或到處宣揚某個追求者可望從單身伯伯那裡繼承到「每年多少英鎊」的年代,詢問對方的品味有助於挑選來自「恰當」背景的人。如果某人宣稱她喜歡歌劇,她是在說她買得起歌劇門票,或者見夠世面,知道劇院裡有站票。正確念出你點的波爾多葡萄酒名稱,或者多費點唇舌描述產地的風土條件,讓人知道你熟悉法國、懂法語,或者至少知道最後一個子音不發音。
經過從小到大的社會化過程,我們很多人能夠不假思索地發送或接收這類階級背景暗號。精明的約會男女可以運用它們來傳送身分地位。如果你對這些品味規則認識夠深,就可以操控它們,讓自己往上高攀。第一個出門約會的女人打的就是這種算盤。
20世紀初到百貨公司、餐館或其他行業打工的女性多半期望釣個男性顧客。工作中調情賣俏是她們得到幸福——至少經濟穩定——未來的最佳機會。
擔任店員或女侍的年輕女子拋頭露面,每天接觸無數理想對象。如果她幸運,其中某些人或許很有錢。就在10多年前,勞工階級的女孩幾乎不可能出現在百萬富翁眼前,更別提跟他們談話。如今她可以靠得夠近,時間也夠久,足以讓對方約她出去。或許她甚至可以讓他墜入愛河。

<文摘要來源>

我們約會好嗎?:從古典情調的牽牽小手到新世代的交友APP,人們如何找到真愛?
《我們約會好嗎?:從古典情調的牽牽小手到新世代的交友APP,人們如何找到真愛?》
博客來:http://bit.ly/2rdWHKH
ePub電子書:http://bit.ly/2s5ta47
誠品:http://bit.ly/2rw3osN
金石堂:http://bit.ly/2qt8FNG
時報悅讀網:http://bit.ly/2qqG7br
時報攜讀網:http://bit.ly/2qtsZhR

最多瀏覽

胃氣很重要,一起來喝粥養生吧

為什麼要讀書?引導孩子找到讀書的理由

一樓分到的比樓上還少?你不得不知的都更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