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愛的人離去時,我們該用什麼態度向他道別?
往生者的家屬感謝我在他們傷痛的時刻給予指引與支持,他們說會永遠記得我。雖然之後我還會不斷重複經歷如今日一般的場景,但家屬和他們所愛的人都將永遠留存在我心中。
珍妮特威爾22年的護理工作中,有17年投入安寧療護服務。她見過許多人在病重與臨終的時刻,也常為無數家屬對病人投注的愛與關懷所感動。從陪同人們走過人生最後一哩路的經驗裡,她感嘆生命的脆弱與無常,也體悟到生命的神聖與珍貴。這一篇就是她寫下47則真實故事之一......待命
呼叫器響起,凌晨2點。我不情願地離開夢鄉與柔軟的臥床,展開任務準備。我穿上前晚已先預備好的外出服,動作非常迅速,頭髮也沒空好好打理,得立刻趕赴需要我的地方。有人往生了。我頂著黑夜出門,根據任務提示單前進,雖已去過多次,但都是在白天,我可不能在這個時間迷路。
我把車子停在門前,鎮定一下自己,以便冷靜面對屋內可能有的風暴。
每個生命的終結,都讓另一個生命懂得該活得更好。 |
應門的男子臉上有淚痕,不發一語帶我到後面的臥室,然後就消失在轉角處,不願我看到他哭泣。
病床上的死者是位嬌小可愛的婆婆,沒有心跳、沒有呼吸、眼神凝滯、眼皮半闔。我想著她不知是怎樣的人、曾經做過什麼事、愛過誰,又被誰愛過。
一位女士表示是死者的女兒,我告訴她,她的母親已經往生。站在門邊是兩位10幾歲的孫子,得知雖在預期之中、卻又害怕聽到的噩耗,淚水瞬間湧出。
我關掉氧氣,取下婆婆鼻子上的氧氣管,輕聲向家屬致哀,表示他們有充分的時間跟祖母道別,並說明我得打電話通知驗屍官、醫師、禮儀師,所以先離開一會。然後我向醫師報告病人死訊,他已照顧這位病人多時,託我向家屬致哀,我能聽出他語帶哀傷。
接下來我打電話給驗屍官與禮儀師,兩位都已與我熟識,一樣經常在午夜過後的時刻工作。我通知他們,死亡時間是凌晨2點30分。
我向家屬表示,在禮儀師接走死者之前,我可以為死者沐浴更衣,女兒於是去準備一些必需品。能夠最後一次為母親做些什麼,她似乎感到有些安慰。我溫柔、敬重地著手為大體洗澡,家屬就在隔壁房間等候。
這位婆婆已經病了許久,生命流失一如枯葉,胸部與腹部還遺留藍色墨水痕跡,那是化療師為她治療時做的記號。我為她穿上女兒準備的衣服:潔淨的內衣、輕軟的藍色毛衣、絲絨黑褲、舒適的襪子,然後梳好她的頭髮,並在她臉上噴一點點香水,好讓她香香的接受家人吻別。
門鈴響起,外面車道停放一部白色小巴士,是禮儀師到了。我請家屬向祖母道別,並表示祖母上車的時候,他們不妨在房裡等候,以免太難過,但他們決定陪在一旁。
我協助禮儀師將大體移到輪床,看著大體袋的拉鍊拉上越過她的臉。無論這場景我曾見過多少次,這正式終結的一刻總令人特別難受。
我收拾零散的醫療用品、取下床單、整理房間,將藥物棄置在裝了貓砂的塑膠袋裡,這是我特別為這個用途而放在護理包裡備用的。最後,我熄燈,並關上身後的房門。
家屬上前感謝我在他們傷痛的時刻給予指引與支持。過去幾週以來,我多次探訪,他們說會永遠記得我。雖然我還會不斷重複經歷如今日一般的場景,但家屬和他們所愛的人都將永遠留存在我心中。
我看看手錶,凌晨4點了。我走到屋外,上了車,發動車子。
呼叫器響起。
有人往生了。
<文摘要來源>
《最後瞬間的美好:17年安寧療護工作,真實見證47則平靜安詳的告別故事》
博客來:http://bit.ly/2pclGOT
誠品:http://bit.ly/2pmd0AI
金石堂:http://bit.ly/2pSzr4b
時報悅讀網:http://bit.ly/2qgpYoy
時報攜讀網:http://bit.ly/2pm5ZzQ
誠品:http://bit.ly/2pmd0AI
金石堂:http://bit.ly/2pSzr4b
時報悅讀網:http://bit.ly/2qgpYoy
時報攜讀網:http://bit.ly/2pm5Z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