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不是只能你死我生
各種搶奪與爭執,都很容易陷入「有人輸了,贏家才會出現」的迷思中;害怕對方會占便宜的輸贏心態,其實都是因為害怕匱乏。
我們害怕資源供不應求,於是必須多為自己設想,即使犧牲別人也在所不惜。這種非得爭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思維,最後往往導致人人都成了輸家。
事實上,談判目的不只是為了達成共識,更是為了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事實上,談判目的不只是為了達成共識,更是為了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如果我們可以學習在試圖影響別人之前,先影響自己,就更能同時滿足彼此的需求。這種讓自己化敵為友的過程,正是「認同自己」的過程。
每個人每天幾乎都無可避免會跟接觸的人發生衝突,我們如何在拿到想要的東西時,也兼顧到生命中其他人的需求?這大概是所有人進退兩難的困境中,最普遍、卻也最艱鉅的挑戰。
![]() |
任何談判最大的阻礙往往來自於自己,談判一開始最該做的功課就是跟搞定自我認知。(圖取自pixabay) |
《說服自己,就是最聰明的談判力:哈佛頂尖談判專家最強效的溝通心理學》一書的作者威廉‧尤瑞(William Ury)發現,任何談判最難的起點,也是最重要的功課就是與自己的談判。因為,認同自己,可以為「讓別人贊同你」預先鋪好路。
威廉‧尤瑞說,數十年來,從家庭不和、董事會鬥爭,到罷工與內戰,他調解過各種困難的紛爭,在過程中無法如願以償的最大阻礙並非對方,重點也不是對方有多難纏,最大的阻礙其實就是自己,自己才是談判過程中最大絆腳石。
威廉‧尤瑞說,數十年來,從家庭不和、董事會鬥爭,到罷工與內戰,他調解過各種困難的紛爭,在過程中無法如願以償的最大阻礙並非對方,重點也不是對方有多難纏,最大的阻礙其實就是自己,自己才是談判過程中最大絆腳石。
怎樣的自己會成為阻礙?衝動下的你是最大的麻煩。
作者說,每當我們遇到麻煩時,當下的反應往往是一時衝動;而這種衝動往往不是出自真心,而這些未經大腦審慎思考的行為往往成為阻礙。
像是在商業糾紛中,一位合夥人在媒體上咒罵另一位合夥人是騙子,對方惱羞成怒,於是一狀告上法院,結果讓雙方都付出極高的代價。
又或是在一場敏感的離婚協商中,丈夫按捺不住怒氣,猛烈抨擊他太太,然後怒氣沖沖地離開,這種舉動讓人覺得他根本不想為了顧全家庭而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
作者說,每當我們遇到麻煩時,當下的反應往往是一時衝動;而這種衝動往往不是出自真心,而這些未經大腦審慎思考的行為往往成為阻礙。
像是在商業糾紛中,一位合夥人在媒體上咒罵另一位合夥人是騙子,對方惱羞成怒,於是一狀告上法院,結果讓雙方都付出極高的代價。
又或是在一場敏感的離婚協商中,丈夫按捺不住怒氣,猛烈抨擊他太太,然後怒氣沖沖地離開,這種舉動讓人覺得他根本不想為了顧全家庭而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
我們遇到衝突時表現出來的拙劣反應,背後隱藏的是敵對的「輸贏」心態。人們常常會認為,如果自己無法獲得想要的東西,就代表對方會得到,結果絕不可能是雙方都稱心如意。
不論是企業鉅子想盡辦法試圖掌控商業帝國、小孩子搶奪玩具,還是各民族因為領土問題爭執不休,大家心中都有一個前提:只有其中一方輸了,贏家才會出現。即使我們想合作,但仍害怕對方會占我們便宜。這種「輸贏」心態的立基點正是匱乏感。
我們害怕資源供不應求,於是必須多為自己設想,即使犧牲別人也在所不惜。這種非得爭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思維,最後往往導致人人都成了輸家。
談判目的不只是為了達成共識,更是為了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談判目的不只是為了達成共識,更是為了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如果我們可以學習在試圖影響別人之前,先影響自己,就更能同時滿足彼此的需求。這種讓自己化敵為友的過程,正是「認同自己」的過程。
自我認同的6大步驟
作者提出6大步驟並且提出解套的方法:
1.感受自己的感覺
第一步是了解最值得敬佩的對手就是你自己。我們太容易掉入不停自我批判的陷阱中。這裡的挑戰在於我們必須反其道而行,充滿同理心地傾聽自己的根本需求,就當作你面對的是重要的夥伴或客戶。
2.思考最佳替代方案(BATNA, Best Alternative To a Negotiated Agreement)
一旦陷入衝突,我們很難不怪罪別人。這裡的挑戰在於我們必須跳脫這種「我沒錯,都是別人的錯」的思維,為自己的最佳替代方案與人際關係負起責任。更具體地說,就是在你內心思考B計畫,對自己承諾會滿足自身的需求,不論別人是否會關照你的需求,你都要堅守這個承諾,不受影響。3.換個角度看人生
幾乎每個人都會本能地產生匱乏的恐懼。這裡的挑戰在於,你必須換個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活,尋找讓你心滿意足的源頭,而且不論外界如何影響,都無損你內心的安然與知足。即使老天爺對你似乎不太友善,你也要相信命運是跟你站在同一邊的。
4.活在當下
發生衝突時,不論怨恨過量,可以體驗真正的滿足,並改善自身的處境。
5.無論如何都要尊重對方
以拒絕對應拒絕,以人身攻擊回應人身攻擊,以排擠報復排擠,這些以牙還牙的方式聽起來很大快人心。而這裡的挑戰在於,我們必須以尊重並接納別人這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相待,以德報怨,即使對方真的很難纏。
6.聰明付出,收穫更多
我們非常容易就落入爭奪輸贏的陷阱裡,一心只想著滿足自己的需求,尤其是資源匱乏時更是如此。在六大步驟中最後的一個挑戰,就是要先付出而非奪取,以「三贏」的策略改變遊戲規則。去或對未來感到焦慮,都很容易讓我們迷失方向。這裡的挑戰在於我們必須反其道而行,好好活在當下。
(以上摘文取自《說服自己,就是最聰明的談判力:哈佛頂尖談判專家最強效的溝通心理學》一書,時報文化出版)
(以上摘文取自《說服自己,就是最聰明的談判力:哈佛頂尖談判專家最強效的溝通心理學》一書,時報文化出版)
- ePUB電子書KOBO:http://bit.ly/2qv0lRd
- ePUB電子書readmoo:http://bit.ly/2pAkS1F
- 時報悅讀網:http://bit.ly/2r4BZKS
- 博客來:http://bit.ly/2q87yTX
- 金石堂:http://bit.ly/2pAdmE8
- 誠品:http://bit.ly/2q4YG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