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這樣做,40歲開始的身體保養並不困難!
健康不難,關鍵只在體溫、荷爾蒙與情緒,40歲起,抓住基本概念,全方位遠離疾病。
或許有很多人,一聽到40歲開始的身體保養,就直覺聯想到「要做一些特別的事」「會不會很花錢?」「年紀越大會不會越困難?」從專家的眼光來看,其實40歲開始重視健康完全為時不晚,甚至還是非常適合對健康投注心力、時間、金錢的有效時期。美國一流學府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普列斯羅教授,曾經針對舊金山近郊的居民健康狀況進行追蹤調查,發現長壽者都有共通的生活習慣,並且歸納成以下7種:
‧ 不抽菸。大家是不是覺得這些習慣理所當然呢?但是根據普列斯羅教授研究的數據顯示,每一項都遵守的人平均壽命是80歲,只遵守1∼2項的人平均壽命則是68歲。
‧ 適當飲酒(並非每天)。
‧ 維持每天7、8小時的睡眠時間。
‧ 一天進行2、3次30分鐘的散步或適度運動。
‧ 不過瘦,也不過胖。
‧ 每天吃早餐。
‧ 正餐之間不吃零食。
對於重視健康的人來說,或許這些都是日常奉行的習慣;剛開始的人實行起來也並不困難。我想說的是,重要的是如何把這7種習慣放在心裡,然後慢慢與自己的習慣結合。
對於邁入40歲的女性來說,只要掌握3個健康的關鍵:體溫、荷爾蒙與心靈,就能遠離疾病! |
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
每週2∼3次、每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能夠有效預防文明病,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經過實際檢查證明,部分這麼做的人在肥胖和文明病方面的確大有改善。至於原因在哪裡呢?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些人都是被醫生診斷出三高之類的問題才開始運動的。如果你現在沒有固定運動的習慣也不需要擔心,試著找出適合自己的運動吧!最近,跑步、慢跑、健行、游泳這些健康取向的運動都很熱門。已經準備嘗試的讀者應該也不在少數。原本就有運動習慣的人當然沒問題,如果是之前從不運動,或有一段空白期,忽然從事激烈運動不但很傷身體,甚至容易引起疾病。
此外,運動是要定期執行才會看得出效果,所以在不勉強的狀態下,選擇能夠長期維持的運動是最大的重點。
假設想要跑步,可以從走路或是還可以講話程度的慢跑開始,再慢慢提高速度。至於對體力沒有信心,也不習慣運動的人,其實可以從太極拳、瑜珈這類靜態的活動開始,等到身體習慣後,再投入活動量比較大的運動就可以了。
相反來說,對體力有自信的人,除了跑步之外,不妨也嘗試看看有氧運動、游泳這類運動量比較大的運動。據說養成運動習慣的黃金期,就在於剛開始的3個月。根據運動教練的說法,能夠持續進行3個月的運動,就會變成我們一生的夥伴。不管就體力或是時間安排來說,能夠在沒有壓力的狀況下找到願意持續個月的運動,然後按照需求和時間調配是最重要的。
減法健康祕訣:身體與心靈的斷捨離
這幾年來,「斷捨離」成為引爆話題的概念。生在現代的我們,由於接收了太多不必要的訊息和事物,如何將擁有的物品和記憶的情報量經由取捨、選擇而降到最低,對於讓工作和生活更順暢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所謂的健康祕訣,也是同樣的道理。新的減肥法、新的營養補充劑、新的減齡美容術……我相信許多人都是像這樣不斷嘗試新的理論,也就是加法式的健康秘訣。
如果你也習慣採用加法式的健康法,好處是可以即時嘗試新的理論和手法,但是如果情報量太過龐大,恐怕只會落得消化不良。某位編輯朋友曾經跟我說,每次雜誌推出健康法特輯,就會收到讀者雪片般飛來的詢問:「哪種減肥法比較好?」「哪個牌子的營養補充劑比較有效?」編輯部光是接電話就應接不暇。過多的資訊,果然會讓人更加迷惑。
請大家回想一下,前面提到的普雷斯洛教授提出的「長壽七大習慣」。
希望活得長壽、健康,或許可以說是健康法的最終目標。但是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養成的習慣,說穿了卻只是一些善待身體的生活習慣罷了。沒有所謂保養身體的不二鐵則。
也沒有許多健康法廣告宣稱的一試見效、一擊全壘打這種事情。
維持老生常談的良好生活習慣,看似曠日廢時,其實卻是通往健康最快的捷徑。我們需要注意的事情並沒有想像中多。將七大習慣放在腦海,為你的健康意識做一番斷捨離吧!
忘掉那些強調立即見效的減肥食材或健康食品吧!倒不如控制自己忍不住喝紅酒、吃零食的慾望,相信會更有效果。
將健康法減少到最底限的範圍,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減法」,你對於選擇健康法的迷惘就會消失無蹤,同時也是幫助我們排除眾多不恰當的健康觀念的保身之道。
健康管理有幾項基本原則:
‧ 掌握自己的體重、健檢結果等關於身體狀況、慢性病、體質的資訊,針對有風險的部分調整生活習慣。雖然這些都是再理所當然也不過的事情,但是大多數辦不到的人的藉口,卻都是沒有「錢」和「時間」。從40歲之後,將時間和金錢投資在身心兩方面,就是健康風險管理的第一步。
‧ 確保定期運動等等維持健康的習慣。
‧ 如果感到疲勞或不適,即使情況不嚴重也要適當對應(休息、檢查、治療)。
調整你的觀念,將優先度提高吧!
<文摘要來源>
《40歲起,疾病斷捨離──掌握體溫荷爾蒙與情緒,女生該知道的78個健康問題》博客來:http://bit.ly/2s88dr9
誠品:http://bit.ly/2tuiSu6
金石堂:http://bit.ly/2swyHmI
時報悅讀網:http://bit.ly/2rxZn7k
時報攜讀網:http://bit.ly/2szvaF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