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讓我們和機器越來越近 卻與人越走越遠
網路世界裡找不到真實人生,來自機器的溫暖只是假象;世人若一再沉迷其中,人類將從此一路滑落空洞荒蕪、令人不安的孤力深淵。
AlphaGo才剛打敗大陸圍棋高手柯潔,緊接著四川一家科技公司也要讓自家開發的人工智慧機器人「AI-MATHS」跟大陸全國考生一起挑戰高考(類似大學聯考),機器人、人工智慧頓時成為熱門話題。先不管機器人跟人誰比較厲害,科技進步讓網路、機器人等資訊產物變成我們生活無法離開的一部分,這種現象到底是人類之福還是禍?
當代數位科技與社會行為領域最重要的研究者──麻省理工學院科技社會研究教授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最近出了一本新書《在一起孤獨》(Alone Together),書中點出她對電腦科技的態度,從以前(90年代)的令人心醉神迷到現在每個人都把視線停留在筆電或手機感到孤獨落寞。她警告世人再不「登出」,人類將就此一路滑落空洞荒蕪、令人不安的孤立深淵。
![]() |
模擬世界中千變萬化的絢麗光芒,讓人們沉溺於此而無法脫身,卻也因此埋下可能造成世界分崩離析的潛在因子。(圖取自pixabay) |
《在一起孤獨》這本書是雪莉.特克教授(Sherry Turkle)的新作,特克教授在90年代開始便陸續寫了《電腦革命:人工智慧所引發的人文省思》(The Second Self)、《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份認同》(Life on the Screen),都是寫科技與人類關係變化的書。
台大社會系教授林鶴玲形容雪莉.特克是30年來研究數位科技對人們自我與社會關係影響的佼佼者,她尤其稱讚特克善於應用豐富的譬喻、優雅動人的文筆記錄當代人們使用電腦與網路科技。其中,林鶴玲觀察特克教授這3大著作,發現特克對電腦科技的態度有令人驚愕的巨大轉變。
她從網路科技的頭號支持者變成高度懷疑者;她說,模擬世界的絢麗光芒,如今卻成現實世界的分崩離析。有了網路之後,人類歷史出現前所未有的改變。特克教授為什麼會從一個支持者出現這樣大轉變呢?台大社會系教授林鶴玲整理出特克幾個重要的發現:
1.永遠連線的通訊科技讓我們不再有時間慢慢來
連網世界提供了人類歷史上從來不曾存在過的身分試驗場與「青少年暫停期」讓他們嘗試摸索;特克教授說,這一切自我探索都需要時間,但是永遠連線的通訊科技讓我們不再有時間。2.與科技關係不是說戒就能戒
特克並非只看見「此人在該科技上一天花了多少時間」的傳統成癮論者;在特克眼中,人們不是對科技上癮,而是對科技造就我們的那種永恆連繫、絕不無聊單調的需求與心態上癮。特克不同意用癮的概念來描繪當代人與科技的關係:因為談癮,我們就只剩一條路可走—戒斷。而我們不可能戒斷網路;我們唯一的出路是找到一條與誘人科技共處、讓它符合我們需要的道路,如此科技與人性才有並存的未來。
3.我們和機器越來越接近卻與人越走越遠
特克描繪了一個機器與人越來越靠近,人與人卻越來越遠的世界,而我們正站在墜落入這個未來的邊緣。從研究當代電玩文化的角度來看,在機器與人相互靠近的過程裡,機器不僅越來越像人,人也越來越像機器。
電玩玩家們積極追求極限手速、訓練自己提高滑鼠和鍵盤動作的每分鐘操作數(APM, actions per minute),以盡量縮短人腦思考流程,讓自己奮力整合進機器的思考迴圈裡,成為機器的一部分。在這個積極主動的追求過程中,與其說電腦與鍵盤滑鼠是玩家身體的延伸,不如說玩家的血肉之軀成為電腦程式的行動載具更為接近。
4.我們對人的期望越來越低,對科技的要求則越來越高。
機器從不完美的、聊勝於無的替代品,正轉變為可以量身訂做的完美伴侶和照顧者。照顧與關懷,曾經是愛的情緒勞動,如今被委託給機器人,而科技也不負所望地讓我們感覺良好(機器情人不會因為政治立場和我們吵架、不會對你的要求說NO;它趕走寂寞又沒有風險)。然而我們的感覺只是假象:它許諾了關懷、友誼和愛,卻只提供了越來越逼真的表演。5.科技疏離與挫折經驗處處可見
熱絡交談中不難看到這些科技疏離與挫折經驗的畫面:對方為了接聽手機而把你按了「暫停」鍵晾在一邊、捷運公車上被迫聆聽鄰座陌生人的私密吵架、沒有防衛狀況下的生活對話被他人記錄上傳社群媒體、課堂上埋頭在筆電螢幕偶爾低頭對著手機發笑的學生,以及永遠在多工、連線狀態下的斷線焦慮。6.科技讓事事連結、時時連結,卻讓人無法忍受與自己相處
網路科技讓我們事事連結、移動裝置則讓我們時時連結。以前我們拿遙控器轉過不同電視頻道,如今我們切換視窗、在手機上滑過不同的APP;連結的彼端永遠有新鮮事、永遠有人在,而我們可以用科技創造出來的空間來控制自己的形象、調整彼此的距離。這種連結充滿了誘惑與陷阱;生活不留白,生命反而荒蕪。下線後人生變得如此單調緩慢、無聊得難以忍受,又充滿壓迫感;而斷線時我們驚慌失措,無法忍受與自己相處。
行動裝置帶來的永恆連結狀態大幅減少了我們與他人失去聯繫時的不安全感,然而代價極為高昂;我們越來越沒有能力獨處。
7.科技正剝奪我們的獨處機會與能力。
因為手機的關係,他們不再有機會練習獨自面對世界的挑戰,不再有機會體驗沒有人可依靠、必須自己負責的意識。青少年需要分離才能成長,可是他們卻不再有機會獨處,他們享受到的自由比之前的世代更少。成人也是一樣;我們需要與他人連結,但也需要與他人分開的獨處時光。而科技正剝奪我們的獨處機會與能力。孤獨是艱難的;然而孤獨也是必要的。平靜的孤獨讓我們煥然一新、恢復活力。
(以上摘文取自時報文化出版《在一起孤獨》一書)
- 時報悅讀網:http://bit.ly/2s8aTGa
- 博客來:http://bit.ly/2pAfsEo
- 金石堂:http://bit.ly/2oxI4jH
- 誠品:http://bit.ly/2pzXQIv
- e-PUB電子書:KOBO/http://bit.ly/2rs2oV9
- e-PUB電子書:Pubu/http://bit.ly/2qPm6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