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要追歐巴,也來認識韓食文化

韓國人每天吃家常料理,又是哪些呢?跟著Joyce老師的腳步,一起深入韓國人的廚房,挖掘韓國媽媽的料理智慧。

韓國料理注重醫食同源、陰陽調和,認為料理不能只有美味,必須也對身體健康有直接幫助或療效,將「醫食同源」的觀念發揮地淋漓盡致就是韓國宮廷御膳, 這份韓食文化的內涵貫穿在《大長今》全劇中;另外跟著季節吃不同的食物的特點與華人地區的跟著節氣過生活,是一樣的道理,不過,超乎我們所想的是,韓國人其實是最熱的三伏天喝人蔘雞湯,認為這樣才能為因夏天吃冰、從皮膚散熱的虛弱內臟,由內調理。韓食源遠流長,追本溯源可以考究至中國秦漢時期的魯菜,對我來說,韓食文化所保存的中國古風與古禮(分食制、地板生活文化)也是它的迷人之處。
從南韓地圖來看全區,共分為本島八道行政區域、首爾特別區與濟州道,每一區因為氣候與物產,各有其特色料理與鄉土料理, 我最喜歡看的韓國綜藝節目《韓食大賽》,就針對每一區、包含北韓的特色料理來比賽,最後選出冠軍,如同日本的《料理東西軍》節目一樣,可以看到每一道料理的特選食材、如何獲取、使用失傳的技巧等等。韓文老師常說,我看的韓食大賽技巧太難,內容深奧,常人做不來,她喜歡看家常的《今晚吃什麼》,其實,我是當百科全書看。
深入韓國人「吃」的文化,最道地的韓國家常滋味。
深入韓國人「吃」的文化,最道地的韓國家常滋味。

江原道

南韓東北部,東臨東海,內陸則有南北走向的太白山,江原道被休戰線一分為二,屬於北韓料理文化的血腸就是來自江原道,江原道山區產蕎麥、馬鈴薯、松茸,東海的魷魚也很有名,韓國有名的黃太魚乾也是在江原道的深山風乾而成,所以蕎麥冷麵、明太魚湯、魷魚料理、血腸等,是到江原道不可錯過美味。另外江原道廳所在的春川則以辣炒雞聞名,甚至有辣炒雞一條街,這條街每一家都賣辣炒雞,還真難分辨哪一家好吃!帶我去的朋友賢圭則認為,每一家都差不多。

京畿道

位於南韓西北,道內還有首爾特別區與仁川( 直轄市), 接近休戰線的地方有許多軍事基地,著名的部隊鍋就是從這裡早期的美軍基地誕生的,京畿道南邊的利川市,是韓國有名的產米區,就像台灣池上或日本新潟一樣,利川米是韓國受歡迎的高級品種米。京畿道廳所在地為水原市,這裡早期有牛肉市場,因此牛肉燒烤是這裡有名的料理。

忠清道

忠清道分為忠清北道與忠清南道,北道有許多山區,南道則是平原與河流交錯,忠清南道的安眠島為螃蟹與明蝦產地, 所以螃蟹鍋很有名,南道還因為河流多而有許多淡水魚料理,是個以河鮮、海鮮聞名的地方;忠清北道則以淡水魚、淡水貝類的料理著名,另外也是高麗人蔘的產地, 除了人蔘, 許多藥草也產自這裡,蔘雞湯、大麥飯就該在這裡吃。

慶尚道

慶尚道分為慶尚北道與慶尚南道,另也包含釜山、大邱、蔚山3個直轄市,慶尚道的料理使用大量辣椒、大蒜,味道濃郁辛辣,大邱燉牛肋、安東燉雞都是慶尚道有名的料理。在韓食大賽出現過的假祭祀飯就是出自早期有著許多兩班貴族(古朝鮮的貴族稱呼) 的慶尚道, 這是兩班貴族的拜拜料理,沒有使用辣椒、大蒜、蔥等辛香蔬菜是拜拜料理的特點;包飯和解酒湯,是慶尚道的慶洲而聞名,但更多人知道慶洲是因為皇南餅(內包豆沙的餅,貌似我們的簡樸月餅),我讀韓流巨星裴勇俊所寫的關於韓國文化的書,他寫到跟工作人員到慶洲時,工作人員吵著一定要吃到皇南餅,所以裴勇俊買了一大箱給工作人員呢!屬於慶尚道的晉州,有著我喜愛的料理-生牛肉拌飯,當然,首爾也能吃到。

全羅道

全羅道分為全羅北道與全羅南道,全羅道氣候適宜、水質很好,是韓國飲食文化最豐富的地區,韓國人會說:「吃在全羅道」,來表示全羅道美味的食物,每次我看《韓食大賽》時,全羅道總是名列前茅。全羅道的全州,其拌飯聞名全韓國,許多賣拌飯的餐廳,都常標榜全州拌飯。
另外,全韓國人家家戶戶都一定要有的糯米辣椒醬(苦椒醬),其最主要的產地,淳昌,就在全羅道,我一直想造訪此地,然仍未有機會,泥鰍湯也是全羅道有名的料理,我則是在首爾品嚐到的。

濟州道

以濟州島為中心,包含周邊島嶼,韓國最南端的濟州道,因為四面環海,海鮮料理當然是必要的,這裡有名的觀光活動之一就是看海女捕撈鮑魚,鮑魚粥是不可錯過的料理,這粥會連同鮑魚的內臟一起料理,鮮味十足,但濟州島最有名也最為人所知的,並不是海鮮,而是濟州島的黑豬,尤其韓國人的最愛—豬五花肉,只要是濟州黑豬,因為產量少,所以價格也高。

首爾特別區

做為韓國首都的首爾,因為是首善之區,古皇宮景福宮也在首爾,所以歷史劇中《大長今》的宮廷料理即可在首爾品嚐到。首爾的家常料理也是以宮廷料理為中心發展出來的,大部分的首爾人認為,好吃的食材與料理都集中在首爾了,不過我還是認為,地方料理離開了原來的地方,難免失真,就像我在台北吃不到好吃的台南米糕、碗粿,不過做為首都,與外來文化密切連結下,把韓國食材,如泡菜、人蔘等,放入法國料理、義大利料理等,這些則在首爾大放光彩,是不可錯過的料理。
白泡菜

料理示範:白泡菜

食材:白菜 半顆
脫水用:鹽 適量
醃漬醬:魚露 1 大匙、洋蔥80g、梨子80g、蒜泥1/2 小匙、蔥2 支、胡蘿蔔40g、糯米粉1/4 杯、水1/2 杯

作法

1.將洋蔥、梨子打成泥,胡蘿蔔切絲,蔥切細絲。
2.白菜對切,白菜頭切入至一半深度。將整個白菜都撒上鹽,葉片之間也需撒鹽,靜置6 小時後翻面,再靜置6 小時即可沖洗,瀝乾水份備用。
3.將糯米粉和水放入鍋中,以小火熬煮,途中需不斷攪拌避免黏鍋,煮至呈糊狀,放至冷卻備用。
4.調理碗中倒入步驟3、洋蔥泥、梨子泥、蒜泥、蔥絲、胡蘿蔔絲、魚露,抓拌均勻,即完成醃料。
5.將醃漬醬塗滿洗淨瀝乾的白菜,每一片葉子都需塗到醃漬醬。
6.將塗好醃漬醬的白菜放入密封容器中,再放入冰箱冷藏使其發酵。(至少3∼4天)

Tips

白菜鹽醃脫水的作業需要在正式醃製前一天進行,如果是在夏天鹽醃,時間可以縮短。
台灣天氣炎熱,溫度高不易控制,故均放入冰箱冷藏,使其慢慢發酵,如果想加快速度,夏天時,可先放於室溫半天,冬天可放於室溫一天,再移入冰箱冷藏。

<文摘要來源>

走進韓國人的家,學做道地家常菜──74道家庭料理&歐巴都在吃的韓劇經典料理,讓你學會原汁原味的韓國菜和韓食文化。
《走進韓國人的家,學做道地家常菜──74道家庭料理&歐巴都在吃的韓劇經典料理,讓你學會原汁原味的韓國菜和韓食文化。》
博客來:http://bit.ly/2rTiwfm
誠品:http://bit.ly/2tMgH5f
金石堂:http://bit.ly/2rBa2dI
時報悅讀網:http://bit.ly/2sRD5Ot
時報攜讀網:http://bit.ly/2rTyWVb

最多瀏覽

胃氣很重要,一起來喝粥養生吧

為什麼要讀書?引導孩子找到讀書的理由

一樓分到的比樓上還少?你不得不知的都更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