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爺開講:有關廣告的七大迷思,請筆記!
誠實面對自己,才能在我們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既有邏輯又必須有黑魔法的行業中,累積真正的專業。
像我這樣在一個行業裡,專心做了30幾年,對所在的行業自然有所領悟,對於廣告專業的理解,我自信比許多10年、20年廣告經驗的人更加豐富與堅定。廣告業是個說故事的行業,有時候為了已經產出的結果,在交件日期已到,但是尚未真正找到最好解答的時刻,我們不得不將提案內容加以合理化,然後賣給客戶。將結果合理化,在我們這個行業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並且絕對合乎道德,然而,如果缺乏了反思自省的能力,就會將自己合理化的結果,誤為真理,從此信以為真,失去專業判斷的能力。我常提醒自己,也常忠告部屬,在不合理的合理化之後,一定要跳出自己,站在頭頂的上方,看著自己,絕對誠實與客觀的審視,自己提出的課題、策略、創意作品,是不是自己真正相信的觀點。還是時間已到,不得不交出功課的作品?有這個誠實面對自己的好習慣,才能在我們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既有邏輯又必須有黑魔法的行業中,累積真正的專業。以下列出的7個廣告迷思,是我這30幾年中在工作上不斷重演的故事。
好廣告需要創意與策略,更需要找到觸動人心的那把關鍵鑰匙! |
一、將廣告公司當作行銷顧問
我年輕時候,志氣高,眼界低,以為做了幾個廣告的成功案例,就可以自許為行銷顧問,對客人大聲建議他行銷上的作法。對客戶建議行銷的作法,對廣告公司有很大的好處:1、客戶覺得你很關心他的生意。2、才可能和客戶高層有對話的機會。3、藉此提高代理商的地位,而不只是下線。4、因此可以收費,賺更多的錢。對懂行銷的客人而言,代理商所提出一些行銷建議姑且聽聽,說不定亂槍打鳥中到一些不錯的點子。一個令我非常欽佩的客戶對我說過:「我絕對不會笨到請廣告公司做我的行銷顧問,姑且不說行銷本是我們客戶該要做的,廣告公司的人每天花多少時間在真實的市場?即使是廣告公司的企劃人員,同時要做好幾個客戶,怎麼可能像我們全天候的想一個產品、一個事業?行銷的專業來自專注!」我辯道:「就是我們看過不同的產業,所以我們可以累積行銷的真諦,藉由他山之石給你們一些不同的觀點⋯⋯」他毫不遲疑的回答:「所以我也會歡迎你們提些觀點,就算不專業,但也能刺激一下我的想法。你們在行銷上幫我們說故事的傳播夥伴,但絕對不是行銷顧問。」
對於那些不懂行銷,或只懂半調子行銷的客戶而言,如果要給我生意,要我們做所謂的行銷顧問,我也是會厚著臉皮講出一些行銷的道理。先搬出一些沒見過的行銷模組,賣弄一些嚇人的行銷專業名詞,做一些假設,然後全力去合理化。我不心虛,因為我知道至少我比你懂一點行銷,誰叫你不用功,想走捷徑。但是,如果這客人是我的好朋友,我會誠實地告訴他,別找廣告公司來充當行銷顧問,應該踏踏實實地建立一個正正當當的行銷部門,或是找一個在相關行業類別至少待過10年以上的資深行銷人員,來做行銷顧問。
二、廣告愈和產品相關就愈好
定義廣告的相關性是廣告專業的一部分,然而幾乎所有對「如何做廣告」稍有心得的人,都普遍有一個迷思,就是廣告愈和產品相關就愈能夠幫助銷售。我由衷認為有這樣看法的人,要不是對廣告的專業一知半解,不然就是對廣告的專業不求甚解。廣告專業的風險是很多道理都是片面的說詞,我常遇到對廣告作品有意見的人,批評這個廣告和產業不相關,比如說:網路要有網路感,電信要有科技感,銀行要有穩重感,啤酒要有歡樂感,飲料要有清涼感,食物要有食慾感,這些是任何人都可以信手捻來的學問。在我看來,這些是因為對商業課題不清楚,或對作品沒信心所跑出來的評論。廣告的風格與語氣,應該和廣告要說什麼相關,或和產品擬人化之後的品牌個性相關。除此之外,添增任何相關性的定義都是增加創作的雜質,這似是而非的正義之辭將無形但明確地削弱創意。
三、用廣告來說服人們
廣告,無法說服人們,只能影響人們。主要因為都是很短的秒數,電視廣告30秒,報紙10秒決定是否要看內文,戶外5秒就結束,這麼短的時間只能引起一個注意,留下一個印象。再加上廣告是可以被人們辨別的,當人們看見或聽見廣告,都知道這是有人付費來叫我買東西的廣告,所以廣告很難說服人們,很難讓人相信廣告是客觀的,而給人客觀的信任感是被說服的必要條件。四、廣告要投射消費者的真實生活
許多人認為廣告如果能投射目標對象的生活型態,就會引起消費者共鳴,藉此達到幫助銷售的目的,這也是個迷思。廣告應該投射消費者心目中嚮往的生活型態來引起共鳴,因為人類永遠不滿足於現狀,總是希望未來有更美好的生活。事實上,限制創意人員採用生活片段來說故事,並不是真正的道理,只是個人的推理罷了。我並不是說廣告不宜採生活片段來說故事,我強調的是生活片段是個創意的題材之一,它不應該成為策略的限制條件。
五、越大氣的廣告越能幫助銷售
特別是在中國大陸,台灣也不例外,許多客人一開口就說他們需要一個看起來很大氣的廣告。其實,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大氣的廣告就會有助銷售,但我很確定若要真正做到看起來大氣的廣告,應該要很大氣地花很多錢。六、每次廣告都事後檢討,廣告就會越來越好
事後檢討、自我反省是件美德。在許多行業,例如:工廠、餐廳,甚至行銷領域,藉由不斷地檢討,的確可以避免再犯相同錯誤,累積成功的經驗,為再一次演出創造佳績。但是,本質是創意行業的廣告,卻是越檢討越難做出好廣告。七、廣告要常換,以免消費者看膩了
事實上,最先看膩的人是廣告公司的人,再來是客戶,最後才是消費者。而且,除非你的廣告量特別大,鋪天蓋地,每天轟炸,否則廣大的人民群眾是永遠不會膩的。這是個非常簡單明顯的事實,但是,大家總是看不清楚。<文摘要來源>
《品牌的技術和藝術:向廣告鬼才葉明桂學洞察力與故事力》博客來:http://bit.ly/2vE4yn7
時報悅讀網:http://bit.ly/2vcCc12
誠品:http://bit.ly/2hzUgip
金石堂:http://bit.ly/2uxEqWX
時報攜讀網:http://bit.ly/2wkOCnH
ePub電子書(Kobo):http://bit.ly/2hBMZ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