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過瓶頸的方式,決定了人的未來



名作家林真理子與暢銷書之神見城徹掏心暢談挽救人生的方法。作家與編輯,才華的擁有者與發掘者,也是人生永遠的對手。他們掏心暢談的,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永不妥協的勇氣與堅持下去的力量。

見城兄與我之間有一段「16年的空白」,直到最近才結束。就在見城兄成立幻冬舍沒多久時,我們絕交了。
在那之前,我和見城兄的關係就像一對沒有肉體關係的戀人。我倆性格非常相似,正因如此反彈也特別大。
絕交時我說了什麼,見城兄又對我說了什麼,幾乎全都想不起來了。
唯一記得的是他對我說「就是因為這樣,妳的書才不賣啦」。
這句話深深刺痛我的心。事實上,得了直木獎之後,我的小說銷售量一直不好。
那段時期在我心中有個名字,叫做「霧中的十年」。說得簡單一點,就是低潮期。
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每個當下的決定都必須有豁出去的覺悟。
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每個當下的決定都必須有豁出去的覺悟。

獲得直木獎前,我一直認為自己不配擁有「作家」或「小說家」的頭銜。儘管在見城兄調教下確實感受得到養成的實力,我還是連一次都沒有自稱過「作家」。
當年《買個開心回家吧》成為暢銷書後,我開始頻繁出現在電視與雜誌上,過著非常忙碌的生活。即使如此,每天晚上一定伏案寫作。
原本的職業是撰寫文案,選擇這份工作的原因則是「只需要寫一兩行就好」。如此投機取巧的我,之所以能不間斷地書寫長篇原稿,想來還是必須歸因於對直木獎的渴望。
局勢對我很不利。有一位評選委員公然宣稱,絕不會將直木獎頒給像我這種一天到晚上電視的輕浮傢伙。
對我來說,獲得直木獎當然帶來很大的喜悅。然而,批判我的聲音也沒因此消失。
倒不如說,「那種人憑甚麼拿到直木獎」的聲浪反而變得更大。
我不想成為一個拿到直木獎就此玩完的人。我想寫出好作品,建立身為作家的地位。我認為如此一來,那些不中聽的聲浪肯定會消失。
於是,不只戀愛小說,我也開始寫起傳記小說、親情小說等各種類型的小說。有時連自己都覺得寫得真好,但就是不賣。
灰心喪志時,腦中總會浮現見城兄的表情與聲音。
「就是因為這樣,妳的書才不賣啦。」
絕交前的見城兄也是我打從心底尊敬的人。不管怎麼說,是他為我開拓成為小說家的道路。
這樣的見城兄,現在已經不在身邊。
然而同時,我也很想讓見城兄再次對我刮目相看。既然見城兄說我的小說不會暢銷,只要寫出暢銷書,就能讓他跌破眼鏡了。
連續幾本書都不賣的話,作家將從市場上消失。這一行就是這麼現實。可是,若無法擺脫這種恐懼,那更是什麼都別想寫出來。一本書會不會暢銷,我才不管,就是要埋頭苦幹,不斷地寫,到最後已經進入某種達觀的境界。
包括報紙和雜誌,我接了好幾個連載專欄。也有人好心提醒我,這種寫法會把筆鋒寫壞,最好別這麼亂來。我一點也聽不進去。
低潮期就像在濃霧中徘徊,看不到前方。可是我心裡很踏實,清楚感覺自己的實力隨著書寫不斷累積。
我認為每個人在成長時都需要一點逞強。這種時候,超出原有實力的努力是必要的,不是嗎?
預設「我的實力只到這裡」不是一件好事。萬一還有尚未開發的潛能,卻被自己套上劃地自限的框架,成長將就此打住。這真是非常可惜的事。
低潮期更是如此。低潮期其實也是能夠吸收更多的時期。正因如此,需要比平常更有毅力。
我之所以能在如此艱難的時期打起精神努力,說到底還是拜見城兄所賜。只不過,這次他的存在意義和過去相反。
我一心想讓見城兄後悔,這樣的心情成了我奮起的原動力。
就這樣,從獲得直木獎之後又過了10年,我終於在1996年擺脫低潮。這一年,我寫的外遇小說《不愉快的果實》成為暢銷書。
我大呼快哉。
「見城,你看到了沒!」
回首過去,要不是陷入低潮期的那10年持續不斷地努力,現在我一定無法繼續當個作家。
對我來說,那是一段非常值得自豪的時光。
在這段時光中,我一直將過去的盟友見城兄視為仇敵。
人生中總會遇上痛苦的時期,未來人生將如何發展,往往決定於這段時期如何度過。如果在此放棄,一切也就玩完了。可是,若能換個角度想,這將成為積蓄實力的時期。

別怕人家說你宅

和林小姐絕交那長達16年的空白,對我來說也很痛苦。
我們兩人都懷抱太多「過剩」,註定無法度過普通的人生。我和她太像了,說是精神上的雙胞胎也不為過。
正因如此,一旦反目,就會引發強烈的近親憎恨情緒。
當時我對林小姐總是滿嘴批判,不過,出發點全都是希望她能寫出好作品。當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到達頂點,我們絕交了。
我認為林小姐的文學原點,是那部與直木獎失之交臂的《憂鬱的葡萄》。那是擔任文學雜誌《野性時代》編輯的我和她共同拚命完成的作品。
《憂鬱的葡萄》以林小姐自身的高中時代為題材。書籍出版時,我請她加上連載時沒有的最後一章,描寫長大後的主角與高中時橄欖球隊的明星球員一起用餐的場景。
如果問我為什麼要這麼做,我會說,這是主角出人頭地後的報復。
我認為,林小姐的文學一定要處於精神飢渴的狀態。正因具備這個,她的作品才會如此清新靈動。
但是,總覺得拿下直木獎後,林小姐就失去了精神上的飢渴。
金錢、名氣、榮耀、婚姻……林小姐一步一步得到她冀望的東西。
這並不打緊。
問題是,無論得到什麼,她的內心深處應該還是充滿飢渴。唯有聚焦於此,深入挖掘,林小姐的文學才會散發光芒。

<文摘要來源>

豁出去的覺悟 名作家林真理子與暢銷書之神見城徹掏心暢談挽救人生的方法
《豁出去的覺悟 名作家林真理子與暢銷書之神見城徹掏心暢談挽救人生的方法》
時報悅讀網 http://bit.ly/2hiJ2Pc
博客來 http://bit.ly/2tYZBWv
金石堂 http://bit.ly/2uSKUS7
讀冊http://bit.ly/2ueqxwK
誠品 http://bit.ly/2f3kGZe

最多瀏覽

胃氣很重要,一起來喝粥養生吧

為什麼要讀書?引導孩子找到讀書的理由

一樓分到的比樓上還少?你不得不知的都更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