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陷入運動迷思!現在就開始定期動一動
別再因為生活的一成不變而壓垮你的體型、外貌和自信,打破迷思、年齡不是距離,重拾身心微笑線!
Linda老師透過運動走出憂鬱症,不僅找回健康的身心,更找回24歲的美好體態!她曾誓言若能恢復健康絕對要珍惜生命、幫助更多人,現在她決定用她的所見所聞與所學,讓女人活得更美麗、更自信、更健康!以下是很多人對運動的迷思,看Linda老師一一來解答。體脂肪過高,但沒有運動習慣,該怎麼開始踏出第一步?
培養運動習慣很重要,不管是有氧運動,如:馬拉松、騎自行車、游泳、打球…… 等, 或是無氧運動,如:重量訓練、舉重、跳遠、伏地挺身……等,只要培養起愛運動的習慣,就是成功的第一步。把運動當成習慣,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才能持之以恆。建議初接觸運動的人可以約親朋好友一起,有伴互相激勵會比一個人更有動力喔!若想要練出有線條的體態記住一定要雙管齊下,有氧與無氧並行,如此才能消耗多餘脂肪並增加更多肌肉。
運動的女人不但性感,同時充滿力量! |
我四肢都瘦,只有肚子大,有沒有運動可以局部瘦身?
首先,四肢瘦、肚子大就是因為不運動造成的!隨著年齡增加,四肢肌肉會漸漸開始萎縮,而脂肪則開始囤積在軀幹,以誇張一點的視覺效果來表達的話,就像青蛙一樣。建議有這種情形的人,現在就從有氧運動開始做起,全身性規律的運動模式燃燒脂肪,降低體脂率,再進行腹部重點加強訓練。第二,運動絕不是動哪個部位就能瘦哪個部位,脂肪是全身性的增加,當然也是全身性的減少,透過運動能達到局部增肌、塑身,但絕對無法達到局部瘦身一事。
有人說健身要先吃胖再練肌肉,也有人說要先瘦身再練肌肉,到底應該如何開始健身?
無論是胖子或瘦子,想改變體態,吃的總量當然重要,但絕對要與重量訓練並行!吃的多如果無法妥善利用,多餘的熱量會轉換成脂肪囤積,所以一定要透過訓練增加肌肉量,基礎代謝率才會提高,才能達到減脂的目的。
刻意減重有可能會減到肌肉,反而會讓基礎代謝率降低,所以肌肉的增加絕對是要搭配重量訓練及足夠的營養才能產生。
運動是把肥肉變成肌肉?若沒有繼續運動,肌肉會變回肥肉?
一定要記住一件事——肌肉跟脂肪井水不犯河水,兩者不會互換!利用重量訓練追求肌肉養成,提高基礎代謝率,可促進脂肪燃燒,攝取過多熱量如果沒被身體利用,將會變成脂肪。運動與否絕對不會影響肌肉變脂肪或脂肪變肌肉,因為兩者無法轉換,是獨立、無關的個體。
運動時間越久、效果越好?適當的運動次數與時間是多久?
依美國運動醫學會的建議,每週至少要運動3~5次,每週只運動1~2次者,其健康效益遠低於3~5次者,但天天運動者與每週5次者,其健康效益差異不大。若是有些人因工作作息的限制無法一次較長時間持續運動,或是因健康狀況無法負荷較大強度的運動,也可以「分期付款」方式,每次運動持續時間較少,但一日多次,或是強度較弱但總累積時間較長,達到預期的每日總能量消耗,如此也可達到適當的運動效果,千萬不要因為可持續運動的時間較短暫,而此放棄運動,當然,訓練品質才是最重要的。
運動時流越多汗、代表運動成效越好?
出汗越多並不代表減肥效果越好,因此我們不能從流汗量的多寡來判定你的運動量夠不夠,判斷的依據應該以運動時間、強度及心跳率表現為主才是。汗水有調節體溫的作用,同時也排出部分代謝廢物。通常有固定在運動的人,稍稍動一下就會大量出汗,那是因為他們的身體調節溫度的能力比一般人更有效率,並不表示他們運動很久了。出汗的原因主要是把體內的多餘熱量散發出去,大量的出汗導致人體處於失水狀態,因此會產生體重減輕,但僅是減少水分,真正減肥應是減少脂肪才對,每天進行適當的運動,消耗一定的熱量,這樣才能達到有效減肥。
規律運動後體重反而增加,是正常的嗎?
這個問題牽涉到身體組成的成分,身體是由骨骼、肌肉、水分、脂肪及血液及細胞體液等組成。必須先了解脂肪與肌肉的代謝比率,肌肉燃燒熱量效率是脂肪的10倍,每1kg肌肉一天能消耗100大卡熱量,而每1kg脂肪一天只能燃燒4~10大卡而已。理解兩者的新陳代謝率的差異後,便可了解在運動初期,身體脂肪的代謝率還不及達到,但肌肉卻增加了,於是表現在體重計上必然是數字增加,特別是運動初期最為明顯。但在經過一段時間,代謝率漸漸上升,脂肪逐漸燃燒消耗掉,體重便能緩慢而持續的下降。
但在這裡仍要宣導一個重要的觀念,減重不應該拘泥在體重計上的數字,更應該留意的是體脂率,相對於肌肉,脂肪的體積大、重量輕,因此若能減去脂肪,體重變化雖然不大,但整個人會像是瘦了一圈一樣,瘦身效果更明顯。
現在跑步正夯,跑步是適合每個人的瘦身方式嗎?
事實上,運動瘦身要有效果,必須肌肉產生收縮,才能燃燒體脂肪、增加肌肉量,且雕塑緊實曲線,所以想靠跑步減肥者,除了飲食上控制總熱量、定期持續的慢跑,最好再搭配一些重量訓練,減肥效果會更明顯。瘦1公斤必須消耗7700卡,慢跑1小時才消耗400卡,對肥胖者來說,跑步不應是瘦身第一選擇!雖然跑步機可調整強度,但熱量消耗仍有限,若無同時控制熱量攝取,短時間內很難達到瘦身效果。且近年來跑步引起膝蓋疼痛不適的患者比過去增加許多,建議原本沒運動習慣的人,若想透過跑步健身或減肥,一定要量力而為。
「挑對食物、吃的開心、配合運動」為瘦身三大原則。建議輕度肥胖者不一定要嚴格限制飲食,只要適當增加跑步、健走或騎車等體力運動,很快就能達到滿意的效果;至於中度以上肥胖者,則必須控制飲食及結合運動,並「長期堅持」才有效果。
<文摘要來源>
《46歲的肌勵奇蹟:減齡回到24歲,減腰至少3吋,減去人生負能量──健身界最夯名師LINDA教你45天打造3D美腹,微笑享受斷捨離 》博客來:http://bit.ly/2vNJeMT
誠品:http://bit.ly/2hJ2Zzb
金石堂:http://bit.ly/2vLZr4w
時報悅讀網:http://bit.ly/2vicSIR
時報攜讀網:http://bit.ly/2hI2GEt
ePub電子書(readmoo):http://bit.ly/2vM0c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