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們一直都在和自己相遇的路上


人們總說:「不要回頭看」但有時候,需要回頭看看自己走了多遠。

時報出版-與自己和好如初-不朽
(圖片取自Pixabay)
時光像極了一個巨大而沈隱的湖泊,它不會掀起洶湧的大浪,不會濤濤不絕讓你不復重生,不會像海一樣神秘未知,不會浩大深邃到讓你擱淺,不會浮躁地暴動起舞,它通常都是平靜的、安穩的,就算世界再怎麼風吹草動,它也只會稍稍牽起一波一波的漣漪,在此之外,它都只會那樣安之若素地在那裡,無從朝花,不待夕拾。
我想我們就是在這樣靜謐的時光裡慢慢地成長。
平凡普通的時期,最喜歡笑的我,可以為了只是看見喜歡的人一眼就快樂一整天的我,那時的世界很小,雲朵很低,夢想很大,我想著我要到遙遙無境的地方去流浪,想著要牽起愛人的手在海邊漫步一整個下午,我在那時與最單純和天真的自己相遇了。
在很愛一個人的時候,把他當成了我的全世界,擁有得不多卻願意為了見到那人的笑而給予自己的全部,那時的世界是他,他是我的全世界,而我和他卻在人潮擁擠的世界裡走失了,他猝不及防地離我而去,我失去了視之如命的他,因為相信所以從未留有任何餘地給自己,於是這樣赤裸地被他打破,在那時我與最破碎的自己相遇了。
曾經非常努力想要成為一個特別的人,一個在所有人眼中都足夠好的人,故此拼了命地工作和讀書,用盡辦法變得優秀,得到別人的稱讚,成為閃亮的自己,後來遇見了好多生命的過客,他們讚頌著我的美好,讓我知道原來我也可以成為一個美好的人,那時我與最意氣風發的自己相遇了。
在無數個夜晚裡,雨水泛濫成沙河,世界被大霧籠罩成一個渾濁的繭,我在發黑的冥暗中不斷地輾轉反側,不斷地反覆交纏,不斷地思索著人生的意義,所有生命的意識都沈到了海底,只剩下在被窩裡微弱的呼吸,無法沈入睡眠,無法掉落夢鄉,在最最絕望的時刻裡,我和最悲傷的自己相遇了。
在海水退潮之時,滿地狼藉,是那些過去的碎片,它們坦蕩如砥卻仍然能夠傷害到我,但我想已經無所謂了,我慢慢地變得堅強,慢慢地強大起來,慢慢地拾獲一些從前的時光,終於可以好好地去正視著它們的存在,我想我正在和溫柔的自己相遇著。
還有很多個片刻的自己,你在哪裡?我已經準備好要你們相遇了。

心裡某塊被標示「危險區域」的那塊土地忽然有了入侵者,在裡面大肆叫囂著、肆虐著、翻騰著,隨即掀起一層厚冗的塵埃,一直一直四處飄零起濃濃大霧。
不想提及、不想觸碰、不想回望、不想踏進、不想撫摸、不想正視,那在心的禁區裡封存了好久的盒子。 那裡太痛了,只要稍微走進就深深地刺痛自己的神經,從記憶末梢不斷迸發出來的疼痛。
那就讓它在那裡吧。儘管放棄會痊癒的機會也不想要再觸及那些痛楚,你甚至不用偶爾去擦拭盒子上的千縷灰塵,你就放任那些傷痛安之若素地與你共存。
不用強迫自己好起來了,不用強制自己接受那些悲傷,也不用像他們所說的相信一切都會好的,反正很多時候只有自己知道其實是不會變好的。
有些傷有些痛有些失去儘管提及多少次都還是會痛不可抑,這就是我們脆弱的地方。
所以,沒關係啊,真的沒關係,好不起來也沒關係,我們每個人不都帶著傷痕累累的軀殼生活嗎,即使千瘡百孔還那麼努力地存在著。
如若還不想觸碰傷口那就封存它們,總有一天禁區會滿佈塵埃,也總有一天不再釋放些疼痛的負能量,到時候再去拾獲那些心的碎片,到時候再去撿拾弄丟了的自己。
真的不急,我們慢慢地,慢慢地前行,走著屬於自己的步伐,踽踽而行。
你只是需要一點時間與自己和好如初。
也許生命的本質就在於經歷。在這條迂迴的路程裡面,原來我們一直都在和自己相遇的路上。

〈摘文選自〉

時報出版-與自己和好如初-不朽
《與自己和好如初》




最多瀏覽

胃氣很重要,一起來喝粥養生吧

為什麼要讀書?引導孩子找到讀書的理由

一樓分到的比樓上還少?你不得不知的都更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