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賞野花感受生命力 這8款讓人很療癒
您知道嗎?野地裡的花朵天天上演自然奇妙的景象,為了繁衍下一代有拚命送走小孩的蒲公英,蓮實藤為了避免被草食動物吃掉而全身長滿了棘刺,蠅子草、小毛氈苔會讓靠近的小昆蟲喪命,還有那寄人籬下的陰行草、穗花蛇菰。植物有自己的語言,植物的生命力更值得讓身為人類的我們做為學習借鏡。秋天到了,造物者正在安排哪些精彩戲碼上台呢?
《看懂臺灣的野花》作者葉子是個無可救藥的植物愛好者,以下是她走遍台灣各地所看到的專屬於秋天的景象:秋天,落葉堆積之處一株株的穗花蛇菰自地底竄出。岩屑地上一枝黃花綻放點綴滿山金黃,海岸邊彭佳嶼飄拂草無畏海風強弱,只是隨著風輕搖身影……
《蔓蘘荷》喜歡生長在濕地、沼澤
長在微小濕地上的蔓蘘荷,與其他高大的植物相較下,看起來其實非常嬌小,加上葉片常被蟲子啃得七零八落,坦白說一點美感也沒有,這大概是遇見它的第一印象。幾個月後,再次探訪,亭亭玉立的花朵自葉片頂端伸出,即便粉色系的花色淡而無華,但這也正是它與眾不同之處。
以臺灣現有的水生植物來看,蔓蘘荷是屬於林下生活的稀有物種,即便全島都能看見它的蹤跡,但是在人為嚴重干擾破壞下,生育棲地已寥寥可數,僅少數人煙罕至之區域能看見它們群聚生長。
《俄氏草》喜歡長在低、中海拔山區
俄氏草喜歡生長在山間溪流澗溝旁,常在岩壁、小山溝等多濕環境聚集生長。盛花時期,一串串亮眼的黃色鐘形花,既高雅又顯氣質,夾著一股溫暖柔和,總讓遇見的人心儀不已。
俄氏草常見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闊葉林下,喜歡生長在潮濕的岩壁、草叢或小山溝旁,多群聚生長,夏末秋季間盛花時期,一串串長筒形的黃色花朵垂吊於花莖上隨風搖曳,形成一片金黃花海甚為壯觀。
仔細看俄氏草的葉子,常有一大一小的現象,這是苦苣苔科植物的特色。測可能是為了幫助幼苗適應幽暗的環境,所以僅將養分集中於一枚子葉上,使得子葉發育後變得大小不一。
俄氏草的開花數量多,但結果率卻很低,因此除了有性生殖,它也發展出無性生殖的策略:當花朵凋謝之後,在花朵原來的位置上會長出大量的「珠芽」,成熟的珠芽帶有咖啡色毛,可以依附在動物的身上,並藉由動物移動散播。此一生存策略推測是一萬多年前最後一次冰河北退之後,地球氣溫上升,原本生長在溫帶氣候的生物開始向北或往高山遷徙,在這過程中,植物為求生存而必須大量繁殖,因而發展的繁衍方式。
《一枝黃花》喜歡生長在低至高海拔山區
夏至秋初的合歡山,一枝黃花恣意綻放出蓄積一年的繽紛多采,花色為飽滿鮮豔的黃色,滿山遍野。一枝黃花為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外形就如其名,單枝花莖挺直而立,每一花莖聚集著數十朵花,秋初是它的盛花期,花為兩性花,通常金黃一片生長在岩屑地上,點綴滿山金黃。玉山箭竹草原之中也可看到它的蹤跡,地下莖錯綜密生的玉山箭竹排他性極強,如果看見單株的黃色花朵挺立於箭竹草原之中,八九不離十是一枝黃花。
臺灣原生種的一枝黃花,因為只產這一種,有種得天獨厚的感覺,並沒有其他成員那麼令人厭惡。在生活運用上,它可作為切花觀賞,或是當作牛、羊等飼料,同時也可用於生產天然色素和提煉精油,所提煉出的精油呈淡黃色液體狀,清新的花香之中混合著藥草香,非常特別呢!
《穗花蛇菰》喜歡生長在中、高海拔山區
森林似乎隱藏著一個魔法師,每個季節都會施展不同風情,秋天時他會喚醒一株株的穗花蛇菰自地底竄出,讓初見者既驚喜又興奮。秋日10月,雪山山脈西南,第一道冷鋒降臨,臺灣紅榨槭、尖葉槭迫不及待的更換了紅、橘、黃的新衣,小木屋前落葉翩翩,走在上面喀嚓喀嚓的聲響更有著一種浪漫氛圍。紅榨槭樹林下,臺灣肺形草、白花八角已悄然結果,一旁刺果衛矛露出如珍珠般豔紅色的種子,秋天的信使如魔法師般也喚醒了一根根的穗花蛇菰,為這片土地上帶來一抹嫣紅。
寄生可不是動物的專利,植物中也有許多種類,會像勒索犯一般以攝取別種植物的養分維生。比如說在秋日枯葉堆積之處會遇見的「蛇菰」。穗花
蛇菰長得有些像蕈類,但它不是野菇,而是一種寄生性開花植物,它通常不行光合作用,僅依賴宿主而活,故稱為「全寄生性植物」。
穗花蛇菰為一至多年生肉質、寄生性草本,株高8到20公分,根莖紅色或棕紅色,位於基部的葉片退化呈鱗片狀。每到秋天,紅棕色的花穗自土地中冒出,雌雄異株。
《高山當藥》喜歡生長在高海拔山區
每一朵花都鑲滿著雀斑,就像個雀斑姑娘般可愛、性感。長在花冠裂片上的蜜腺,是當藥的特殊印記。高山當藥別名松田氏當藥,這是為了紀念發表者松田英二。1895到1945年的日治時期,正是臺灣植物研究的輝煌年代,日籍的學者們積極挺進深山,許多生長在高山黑暗地帶的特有種,都是在此時為世人所知。
在臺灣,當藥屬的野花屈指可數,卻也分分合合,例如細葉當藥原為一種,後來才被歸於高山當藥之中,因為如此,現今高山當藥才會有細葉當藥之別名。當藥這名字是沿用自日本「せんぶり( 當藥)」名稱,有一說是它的味道極苦,就算熬煮了一千次依舊味苦。
高山上的紫外線照射強烈,植物為了自保,會產生類胡蘿蔔素和花青素這兩種物質來大量吸收紫外線,也因此花朵的顏色會變得特別豔麗。8月至10月是高山當藥的花期,常生長於玉山箭竹林下或碎石坡向陽空曠處,花朵直徑可達3公分,淡黃色花朵上灑著黑色的斑點,就像長了雀斑般獨特。
當藥屬的花朵,花冠裂片上緣都具有能夠產出蜜汁,引誘昆蟲造訪授粉的蜜腺,這是這一屬的典型特徵。
令我覺得巧奪天工之處是,花瓣上滿布斑點又有蜜腺,卻一點都不顯凌亂,反而更顯花朵的清新秀麗,老天爺應該沒學過設計學,但也太會安排了。
《蠅子草》喜歡生長在海濱地區至中海拔岩屑地
海岸線上迎風搖曳的蠅子草,流蘇般飄逸的白色花瓣,有種獨有的線條感,嫵媚之外更添一分淡雅。「蠅子草」名字是不怎麼好聽,但花形奇特,感覺像是二朵花重疊在一起,帶著一種古典氣質,有種類似水仙花的況味。它大多生長在惡劣的環境,在高山上就像是個攀岩高手,一如強者,在海邊則又像個纖細柔弱的女子,但骨子裡依舊強韌。
為了避免小蟲子啃咬葉片或花朵,蠅子草屬植物會分泌黏性物,而名為蠅子草。蠅子草並不像豬籠草那樣具有消化功能組織,只能依靠植株本身黏性物來保護自己,當蠅蚊接近它停棲時,莖部所分泌的黏性物會發揮作用,使小蠅蚊無法動彈,達到殲滅作用。
蠅子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夏季到秋初開花,引人注目的花朵細部構造相當迷人,位於萼筒中的部分稱為「花瓣柄」,位在中央露出萼筒外面的部分稱為「花瓣簷」,花瓣簷有兩個深的裂片,每裂片再撕裂成不等長的小裂條,就像是流蘇般飄逸,姿態動人。
《龍爪花》喜歡生長在海濱地區岩壁
石蒜花莖筆直修長,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織就一色金黃花海。它們不畏懼東北季風的肆虐,傲然自岩屑夾縫中而起,展現出堅忍不拔的氣質。龍爪花大約在10月10日左右盛開,綻開的金黃色花球猶如國慶煙火般燦爛的連綿整個山丘,所以有些船家、漁民及沿海的居民們都稱它為「國慶花」。
龍爪花之名, 取自其花朵綻放時,波浪狀的花瓣向外翻捲,就如同龍的爪子一般。為石蒜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花色金黃,又名「金花石蒜」。 金黃翻捲的花瓣、筆直的花莖,龍爪花因外型高貴挺拔,因而深受日本人歡迎。再加上秋日開花,適逢日本人秋祭的時節,因此在日本是掃墓時用以祭祖的莊嚴花朵。
60年代起,商人向沿海居民搜購龍爪花鱗莖銷往日本,故野外能採集到的植株幾乎被挖掘一空,僅殘存崖壁上的植株避開了人為採集的壓力。
龍爪花見花不見葉、見葉不見花,生長方式奇特。秋賞花、冬賞葉,秋天花朵綻放,等到十一月花朵凋零,翠綠挺拔的葉片才會長出,至隔年4月葉片枯萎,此時龍爪花無花無葉進入休眠期,一直到8月才會再次抽出花莖。花期從8月到11月,金黃色花朵綻放,邊緣呈波浪狀,色彩亮麗,讓人一眼難忘。
《彭佳嶼飄拂草》喜歡生長在海濱濕地
秋風漸漸撩起,涼意漸盛,當許多花木在冷風中逐漸走向凋殘,彭佳嶼飄拂草,一如過去不知道多少個日子,無畏海風的強弱,只是隨著風輕搖身影。飄拂草屬植物,常見於海岸線及濕地中。海邊的生長環境嚴苛,植物為了生存各有本領,彭佳嶼飄拂草也不例外。
莎草科植物是一種單子葉植物,從表面上看來,它們跟草地上的禾本科雜草沒什麼兩樣,都擁有相同的細長葉片。但認真仔細比較,莎草科植物莖斷面多為三角形,植物稈為實心,禾本科則多呈圓柱或扁形,植物稈則為空心。
它稈高約1.5到8公分,莖稈呈三稜狀,偶爾可看見四稜狀,葉片硬挺,再加上植株生長型態密集,當它整叢生長在風化岩石上時,看起來就像一隻綠色的刺蝟般。
莎草科的花朵由於花被不發達,因此外形顯得相當樸實。屬於風媒花,花粉不具附著特性所以也不會結成團塊,再加上質地細小,更容易被風傳送,即使是數公尺外的雌花也都能受精。
為了抵抗海風,彭佳嶼飄拂草以低伏的姿態緊抓著地面,植株耐旱且抗鹽,即使生長在嚴苛的海邊環境依然蓬勃,展現出野草堅韌的生命力。(本文摘自時報出版《看懂臺灣的野花──北‧中部篇》一書)
#購書快易門
《看懂臺灣的野花──北‧中部篇》
#購書快易門
悅讀網 http://pics.ee/14onx
博客來 http://pics.ee/14onz
誠品 http://pics.ee/14oo2
金石堂 http://pics.ee/14oo5
讀冊 http://pics.ee/14oo9
時報攜讀網 http://pics.ee/14ooe
#悅讀電子書
ePUB(博客來) http://pics.ee/14oog
ePUB(KOBO) http://pics.ee/14oom
ePUB(hami書城) http://pics.ee/14oop
ePUB(HyRead) http://pics.ee/14ooq
ePUB(PUPU) http://pics.ee/14oos
ePUB(google play) http://pics.ee/14op0
PDF(讀冊) http://pics.ee/14op3
PDF (MyBook) http://pics.ee/14op9